第40章 开盲盒的惊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最新章节!

    入海后的老敖浮出水面,先是朝众人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大拇指朝下戳了几下表示下潜。

    翻滚身体潜入水中。

    这片海域目前不是很深,有个15米左右的样子,而且上午的阳光很好,水质也比较清澈。

    很快船上的几人就看到了水底大致的样子。

    这片海底,除部分礁石外,遍布砾石和中粗砂。

    镜头中的视野不是特别的清楚,毕竟是海底,没法和空气中比,稍微有些淡绿色的模糊。

    给人的感觉,别说敖海源了,就连船上的七兄妹都有寒冷、阴暗、幽闭的感觉。

    敖海源脚蹼轻摇,气泡从嘴边不停冒出,15米左右的水底能见度仅有2米左右,毕竟这里是黄海不是马尔代夫。

    模模糊糊的看见一些酱红色水草,没有珊瑚,没有五彩缤纷,更见不到哪怕是一条鱼,不禁让船上几人大失所望。

    镜头里突然看到老敖把手往前一指。

    “指啥呢?练一指禅吗?”陈杰豪疑惑道。

    “别废话,看那是什么?”小应则是好像看到了什么。

    “what?!带刺儿的玩具?饱汉子真是吃饱了。”

    回手给了陈杰豪一下子,小应怒道:“脑子里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海参都没认出来。”

    “哟,还真是海参啊。”另外几个人这时候也看出来了。

    海参沿着整个地球的大洋底部爬行了5亿年。它们如同在水下清除垃圾的工人一样,做着一项重要的工作:处理掉超过90%的沉积在海洋底部的动植物尸体。它们中的许多种类看上去确实像一根多刺的黄瓜。

    一些人认为其含义是“令人十分厌恶的东西”。因为它们的形状,古罗马人把它们称作“海洋中的yīn茎”,甚至连达尔文也因为它们“黏糊糊和令人讨厌”的外表而排斥它们。还有一种分布于墨西哥的海参——墨西哥海参,被比作驴粪蛋。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说的还真对……

    此时运动相机的视野里出现的是一条条的刺参,也就是辽参。

    镜头里一双大手把个体稍微大些的海参挨个抓走。

    船上的则是看的起劲儿加着急。

    “哎哎哎,海草里有一个,没看到吗?”

    “礁石左边儿,左边儿还一个大的,哎呀什么眼神儿,真是岁数大了。”

    敖海源课听不到几个人的支招,缓行在海底,仔细的搜索着海底的各种生物。

    现在最让他闹心的不是海参不是鲍鱼,而是刚才下海后,他发现了另外一个情况。

    下海的一瞬间,敖海源发现海底一处十分模糊的地方,有点儿像海面的雾气,但是海底哪来的雾气呢?而且这团雾气还不动,这就很奇怪了。

    而且海参和其他生物没有雾气,全凭眼睛搜索,所以那团雾气不是海参之类的生物。

    会不会是鱼?

    一边搜索着一边前进。

    陆续在礁石区又发现几条大海参,敖海源也没客气全部收入囊中。

    前面就是那团模糊的雾气了,到底是什么,很快就能知晓了。

    这是一片礁石纵横的区域,礁石之间遍布着鳗草。

    敖海源用手里的夹子去捅那团雾气,但没有任何反应。

    “难道不是鱼?”

    拨开海草,着实给了老敖一个惊喜。

    一个硕大的鲍鱼展露在眼前,这个鲍鱼藏得还真深,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块石头。

    老敖也就是仗着雾气的指引,要不然还真就错过去了。

    但是这头鲍鱼吸附的还挺紧。

    一般来说,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

    因为鲍鱼的生存地大多是有海流的地方,海流带来的食物流经鲍鱼身边时,鲍鱼捕捉食物的同时还得保证自己不让海流卷走。

    所以它就必须以较大吸附力吸附在礁石上,也就是需要较大吸盘面积附在礁石上,而吸盘就是鲍鱼的软足,人若想揭开它,须付出较大力气。

    初阶做法就是找个东西撬它一下,起过啤酒没?就是那个感觉。而进阶的做法就需要一点技巧。

    趁鲍鱼还没发现你,吸盘肌肉没有收缩的情况下,顺势往前一推,这个鲍鱼就下来了。

    否则它的吸盘一紧,你就是把壳给它砸碎也别想把它取下来。

    等了一小会儿,眼前的这个大家伙似乎觉得老敖对它没什么威胁,又开始在那里缓慢的蠕动起来。

    这次下来敖海源只准备了抓海参的网兜和夹子,没带小钩子之类的东西。

    也罢,那就只好用这招了。

    八卦游龙掌。

    啪,海底一个大逼兜,礁石上的大鲍鱼飘飘而落。

    抓起大鲍鱼敖海源才发现,这个头是真的大啊,都有敖海源的巴掌大了。

    老敖自己在海底研究着手里的大鲍鱼,船上的学生们却疯狂了。

    “端的是卧槽啊,这饱汉子也太牛逼了吧,这都能找到极品鲍鱼!”

    “这个体,怕不是要有双头鲍的资质了吧!”

    “别傻了,双头鲍单个就得有6两以上,还得是干货不是鲜货。”

    “那这个也可以啦。”

    船上叽叽喳喳,船下稳如老狗。

    拿到这个大鲍鱼,对应的雾气也转移到了网兜里,看来就是它无疑了,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惊喜呢?

    在附近又翻找了一会儿,陆续找到几个个体不错的鲍鱼后,看看手表,算下时间已经下来20分钟了。

    敖海源慢慢上浮回到水面。

    潜水上浮一定要注意减压时间,切忌操之过急。

    我们知道海底是有很大压力的,海水越深压力越大,人在潜深的时候,为了适应外界水压的变化,身体是在逐渐进行适应和调整。

    此时人身体血液内的惰性气体浓度是大幅度上升的。

    所以潜水人每次上浮前,必须要先进行长时间的逐步减压,使得身体能够逐渐适应压力的变化,同时逐步降低血液中惰性气体的浓度,之后才能成功出水,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曾有一名潜水爱好者在连续进行4次深度为18-27米的潜水训练后,最后一次上浮过程中,心急的他没有按照潜水电脑表的提示控制速率,出水时间不规范,当从27米深的水下上岸后,便开始感觉不适,胸部皮肤一阵瘙痒,并起了红疹。同时左手腕,髋部、膝盖均开始隐隐疼痛。

    好在就医还算及时,专家团队决定为其实施特殊治疗方案,即在高压氧舱内加压至18米水深压力5分钟,稳压吸氧60分钟,再分段降压吸氧140分钟。经过约3个半小时的舱内治疗,患者的症状消失。

    现在潜水运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在进行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仔细检查装备。

    如果在上浮过程中,从高压环境向低压环境过度的速率过快,则会引起溶解于血液及组织的氮气无法正常释放循环,形成大量气泡,就好似突然打开了一瓶软性饮料的樽或罐时,气体从中出来挤压、刺激神经、组织及血管,造成皮肤瘙痒灼热、关节疼痛,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障碍,危及生命。

    敖海源这种深度的潜水也要减压,但却没有那么复杂,只要上升时的速度不超过气泡的上升速度就可以了。

    吐出一串泡泡,敖海源控制着身体慢慢的跟在后边先上浮。

    船上的几人先是看到水面之下冒出一大堆气泡,过了没一会儿就看到老敖浮出了水面。

    “嗷嗷嗷嗷!”

    “牛逼牛逼,快给饱汉子拉上来。”

    “饱汉子晚上我要吃鲍鱼!”

    几人七手八脚的把敖海源像拉渔网一样拉上船。

    上船后几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帮老敖解除身上装备,而是都跑去扒拉网兜里的收获。

    我尼玛,你们几个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欺师吗?

    于大爷过来乐呵呵的帮敖海源解除氧气瓶和铅块一类的装备,敖海源进仓简单冲洗一下换回了自己的衣物。

    出来后就看到七兄妹捧着大鲍鱼拍个没完。

    “饱汉子,你快过来看啊,你抓的这个鲍鱼真不小,刚才我们称了一下,都有8两了。”

    “淡定,瞧你们没见过的世面的样子。至于吗,不就是一个鲍鱼吗,拿过来,这是我的!嘎嘎嘎~”

    ……

    这是一个本地常见的皱纹盘鲍,但是比正常的个体还要大几圈。

    看着手里的大家伙,老敖心想:这是国外来的水导致变异了吗?

    差不多也该中午了,于大爷准备起航回港了。

    渔船又是慢慢的突突突回到渔港,于大爷已经在半路用电话联络好了收购商,今天的收获不错,除了网补的鱼虾之外,还有老敖捞上来的海参。

    大鲍鱼是别想了,那个必须留着晚上吃,谁也不给。

    运动相机里的数据上岸后倒出来作为第一手资料留存。

    欢天喜地的拿着鲍鱼和于大爷送的海鲜回到民宿地后,众人开始着手准备今天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一句特别着名的话,就是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所以如果你想品尝到最新鲜的鲍鱼的味道的话,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清水煮或者是隔水蒸,不用添加任何的调味品,就可以直接品尝到鲜鲍鱼最原始的味道,而且这样相对于生吃来说,更加的健康。

    鲍鱼的处理交给了小应。

    找来一个刷子,小应咔咔的刷起了鲍鱼的外壳,很快那些黑色的杂质被刷了下去。

    正当用小刀准备把鲍鱼肉和壳分开的时候,小应感觉到了一丝不对。

    “敖老师,你快过来。我感觉不大对劲。”

    “怎么了怎么了?哪儿不对劲,是变异出人脸了吗?”哪儿都少不了逗比的存在。

    把鲍鱼交给敖海源,小应说道:“我下刀的时候感觉壳里有东西,并不是那么平滑,就没敢使劲往下走。”

    嗯?有东西!

    接过刀老敖也试着剜了一下,咔,刀尖的确碰到了什么。

    刀刃往上几许,把绝大部分鲍鱼肉剥离下来,留了一些肉残留在鲍鱼壳上,又将残留的鲍鱼肉清理干净,壳内的景象完全呈现在众人面前。

    嘶……厨房一片吸气声音。

    “这是……珍珠?”三个女生的眼中泛着小星星。

    “斯国一!”男生有的已经变成猪哥相了、

    “珍你个屁的珠,这他喵的是鲍鱼珠啊”看着眼前的宝贝,反倒是平时嘻嘻哈哈的陈杰豪平静如水。

    似皇家蓝、似绿、似青色、似银、似奶油、似紫,如梦幻般色彩的鲍鱼内壳中部位置,贴附着一个异形的物体。

    “没错,这就是鲍鱼珠。”老敖拿起鲍鱼壳。

    用鲍鱼壳做成的首饰也许很多人都见过,那独有的流光溢彩叫人一见难忘。

    但是,大多数人肯定没见过用鲍鱼珍珠做成的首饰,因为真正的鲍鱼珍珠非常罕见。在自然界,平均每50-90万只鲍鱼中才能找到一颗质量优良、大小适中、超过15毫米的珍珠。

    天然鲍鱼珍珠生长在鲍鱼厚厚的珍珠层内,与珍珠蛋白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的形成方式与其他海水珍珠非常相似,只是鲍鱼的珍珠层更厚,颜色更绚丽。

    这些珍珠是如此罕见的原因是,一颗品相较好的珍珠需要大约8到10年形成,而大多数野生鲍鱼被捕获时最多4、5岁,都还没成年呢,哪来的那么多时间来创造珍珠。

    此外,并非所有种类的鲍鱼都能产出珍珠,即使是那些能形成天然珍珠的鲍鱼,需求也十分“挑剔”,包括合适的水温、合适的饮食、入侵异物(通常是活的寄生虫)、充分运动,以及正常的免疫系统等。

    另外,已发现的鲍鱼珠每个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其实这可不能怪鲍鱼“没本事”,只能说我们对天然珍珠的印象太“刻板”了。

    天然珍珠,无论什么动物产的,基本都是巴洛克(意为奇形怪状的珍珠)。即使是最适合生产珍珠的三角帆蚌(淡水)、珠母贝(海水),产的珍珠也大部分不圆,但因为产量足够大,所以可以“矮子里挑高个儿”把珠圆玉润的挑出来,摆在消费者面前。

    此外海水贝壳由于内部构造不同,所以导致能培育珍珠的位置很少,不是逮哪儿都能造珠的。

    因此海水珠产量大不如淡水珠。产的“矮子”就已经算是“高个儿”了,本身数量就少,还挑啥?非要那么完美?

    因此我们会发现,天然的鲍鱼珍珠从不美得“千篇一律”。鲍鱼珍珠的形状可能是圆形、椭圆形或扁平的巴洛克式,甚至可能是巨大的角状;颜色可能由皇家蓝、绿色、青铜色、银色、奶油色、紫色等组合成梦幻般的色彩,如果要是出了一颗孔雀绿的,那就更完美了。

    而人工养殖的鲍鱼珍珠又是另一回事了。

    人工养殖鲍鱼珍珠产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才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新西兰。新西兰黑金鲍的鲍壳色彩斑斓、珠光宝气,对该行业的影响最大。

    在中国,鲍鱼的养殖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中国人一般只“贪图”它们的肉体,任何用于生产珠宝的行为在过去都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的浪费。

    这主要是因为鲍鱼是“血友病患者”,传统的珍珠养殖过程往往会导致鲍鱼受伤,而鲍鱼这一低等的软体动物,因为缺乏凝血因子常常会因为一个小伤口就流血致死。

    但是现在,鲍鱼珍珠养殖户已经完善了人工养殖鲍鱼珍珠的工艺,越来越多的漂亮的鲍鱼珍珠首饰横空出世,颜色从纯钴蓝到翠绿色、玫瑰色和紫罗兰色,产量较大,价格也并非遥不可及。

    举个例子,新西兰的Empress  Abalone  Ltd.通过人工养殖黑金鲍生产又大又漂亮的马贝珠(半圆形珍珠)。在1997年,第一次收获了大约6000颗珠宝品质的养殖珍珠,直径9-20毫米不等,有明亮的蓝色、绿色、紫色和粉红色。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对22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珍珠蛋白层的存在和厚度对产品的外观有显着影响。同时,Empress  Abalone  Ltd.公司也在研究,如何在黑足鲍中生产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圆球形珍珠。

    虽然对珍珠养殖业来说,养殖鲍鱼的成本昂贵,但它确实具有商业上的优势,因为它是少数可以全身利用的软体动物。养殖户在鲍鱼壳里粘着一个由树脂制成的圆屋顶状的圆盘,之后精心培育,鲍鱼会用它彩虹色的珍珠层覆盖住这个圆盘,孕育珍珠,整个周期大概需要2-3年。在培养过程的最后,收获的肉和珍珠被切出壳,内脏用来做鱼饵,剩下的壳出售做成纽扣;每样东西都物尽其用,没有一样东西被浪费。

    鲍鱼珍珠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珍珠饰品中,甚至可以搭配成套装,由珠宝商精心收藏。天然的鲍鱼珍珠,便宜的有几百美元;如果是最稀有、质量最好的珍珠,价格可能达到上万美元。

    而现在展现在敖海源他们眼前的这个鲍鱼珠,就是纯天然的。

    紧紧依附在珍珠层的这个鲍鱼珠蜿蜒曲折的样子,就像……一条龙。

    敖海源正仔细的端详着这个龙形鲍鱼珠,却感觉一道熟悉的光芒向他袭来。

    卧槽,这不就是落海那天看到的嘛!

    敖海源被光芒刺激的有些头晕目眩,差点摔倒。

    旁边的小应他们赶紧扶住敖海源。

    “怎么了这是?晕了?”

    “估计是被鲍鱼珠的光彩晃晕了!哈哈哈~”

    稳定了下心神,敖海源又看向这个鲍鱼珠,突然发现之前大鲍鱼上模糊的雾气没有了。

    好吧,也许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那现在我们怎么处理它?撬出来吗?”

    “不,撬不好的话反倒会破坏它,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

    掏出手机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配图:纯天然的巴洛克鲍鱼珠。

    “先吃饭,吃完饭应该就会有人上门儿了。”老敖继续做饭。

    几个小年轻则是拍照发圈后加入了帮厨的队伍。

    清蒸鲍鱼,葱爆海参,红烧带鱼,煮虾烹蟹。

    知道的是来调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度假的。

    正当几人大快朵颐的时候,敖海源的手机响了。

    “喂,徐哥啊!”

    来电的正是徐长清。

    “海源啊,你发的朋友圈是真的吗?不会是P的图吧!”接通电话后徐长清开门见山。

    “我可能发P过图逗你们嘛!绝对是真的,现在就在我手边儿呢。”

    “那咱俩视频一下!”说完徐长清就把电话挂了,没过2秒视频接通邀请就过来了。

    “哪呢哪呢?快给我看看。”一接通徐长清火急火燎的喊道。

    “这呢这呢,瞧瞧。”把手机挪到鲍鱼壳那里,展示给徐长清看。

    “就这个嗷,我告诉你,这个东西你谁也别给听到没,我这儿有人寻这种东西寻了好久了,必须给我留着,你现在在哪儿呢?我现在过去。”

    “我现在在灵山岛呢。”

    “灵山岛?你跑那儿干啥去了?”

    给徐长清一通解释,再三保证了这个鲍鱼珠一定给徐长清留着,并删除了那条朋友圈后,总算安抚住了徐长清现在开船过来的心。

    “徐哥,你说这东西能值多少?值得你这么心急火燎的。”

    “你这个品相的吧,要是开出来还是这么完整,又是龙形的,估计能值个几十个W吧。要说你这姓真没白叫,这是给老家的宝贝掏出来了。”

    几十个?W?

    听到这话别说孩儿们,就连老敖自己都懵了。

    “这么贵的吗?”

    “晚上不睡了,轮班儿守着它。”

    “守它干嘛?还能长腿儿跑了?这又不是人参。”

    撂下电话,老敖长出一口气,悠悠的说道:“如果真值那么多钱,那咱海钓社以后得出行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宝石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渔歌海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渔歌海韵并收藏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