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白桦迎风文集 > 乡之有堰塘

乡之有堰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白桦迎风文集最新章节!

    那些堰塘,几朝几代地存在。蓝天之下,绕着山坡、依着村庄、落在山谷盆底。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或冷或热、或动或静、清浊分明、深浅不同、四处散落,沉在记忆的底层,印在心扉的深处,冷不丁浮在梦里。那池塘之欲、荷塘之色、泉塘之禅意,一如风生春草,烟花灿烂,转瞬即逝,过眼皆空。

    (一)

    每天的节奏从池塘开始,清早挑水,男人们的事情,木桶必须刚满为好,否则,水会晃荡不止,到家也就只剩下半桶的水。要把挑水的动作做得连贯顺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只水桶起来,另外一只水桶也跟着起来,需要气力,也需要技巧。父亲那摇晃的身影总是挥之不去,总觉得他挑着水走在池塘的拐弯处,过了青石门槛,脚步迈得异常地轻缓,生怕湿了一地。

    孩子们匆忙地牵着牛到池塘去喝水,接着去追赶那些要上山的牛群。女人们手中拿着刀、端着菜、洗好切完,急着去做饭。等到炊烟过后,太阳出来,池塘边又响起棒槌的声音,那些白皙的手臂,袖口挽得老高,抡着木棒槌,不停地敲打青石板上的衣物,裹在衣物里的皂角被打得稀烂,山边的回荡慢了节拍,宁静中凭空生了许多朝气。

    门前的池塘形同一个大写的“一”字,足有百米之长,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的大深坑,仿佛书写时顿笔的印迹,如果与后山的山体相关联,给人恰似龙眼眈眈的感觉。中间相对要浅,两侧有迂缓的坡面,实际是三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贯通的池塘。独特的环境成了龟鳖最佳的选择,常有捉鳖人,拿着长竹竿,猛击水面,平静之后,看到一串串的气泡上来,就知道有鳖鱼,脱下衣服,插上竿子,一头扎入水塘就能捉到肥大的青鳖,浮出水时,捉鳖人口吐长气,手扣鳖尾,那捉鳖的技巧实在是妙用到家了。

    爷爷常在池塘里划船下网,或者一线一钩地灌上蚯蚓,用竹条插在岸边,等第二天蒙蒙亮去收,这些鱼钩称之为“亮钩”我们也下些竹编的鳝鱼笼子,误入其中的水蛇会让人肉麻心跳。四五月是最好的钓鱼季节,晒花鱼很容易上钩,钓上来放在脸盆里既好看又好玩。曹家湾有个老者特别会钓,每次来都会有不小的收获。刘家湾有个叫立山老母的长者更有绝活,不知道他下的什么麻药,鲫鱼抛头露面,昏昏然浮在岸边,直接捞起来就是,让人羡慕不已。

    梅雨和暴雨季节,稻田的水位猛涨,漫过口子的流水进入与池塘相通的沟里,很多的鱼挤在沟里往上游,有的甚至会飞跳起来,堵死上面的口子,沟里就有白花花的鱼儿,这样的鱼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哥曾一夜弄回几桶的大鲫鱼,让一家人大饱口。遇到黑鱼产子的时节,如果看到黑黑的一窝小鱼,旁边肯定有一雌一雄的大黑鱼,用大竹竿和大鱼钩,套上一个青蛙,在小鱼窝里上下挑逗,凶猛的大黑鱼定然会上钩,另外一条黑鱼很快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怜了那些黑鱼爱子的天性。

    池塘隔年干一次,为的是给每户分点过年的鱼,一群小伙伴眼巴巴地坐在塘边,等抽水机排完最后的黑水,大人们捉拿完最后的鱼,就迫不及待地奔下塘去,翻的翻草、摸的摸泥,找些小鱼小虾回去。母亲要我们第二天再起个大早,如果看见塘泥上面有疑似木桩的东西,那肯定就是黑鱼了,运气好的话能捡到两三条,只怕遇到更有心的早行之人,那就叫人抢了先机,遇上的那份窃喜只有历经过的人才懂。

    池塘边总能找到填塞肚子的东西。茅草花能吃,嫩嫩的、甜甜的,有淡淡的的草香,栽秧果、刺嫩芽、野桑葚,用心去找,总会有收获,青绿的麦黄果会慢慢变红,麻麻点点的颗粒像无数个红珍珠吊在枝叶下,又麻又涩,略有甜味。野葡萄和八月扎与很多藤蔓缠绕在一起,高高地挂在树上,爬上去难免被荆棘所扎。冬天的茅草根很有甘蔗的味道。吃得最痛快的还是塘里的菱角,两角带刺,嫩的可以直接用手剥开,老的得用刀砍,划着船可以在塘里吃个饱。记得母亲边砍,我们边吃,她说手快的人用刀砍菱角可以同时赶得上三个人吃的速度。菱角可以吃得人手发乌、唇发黑,被染过一样,老的可以煮熟再吃,晒干的更是别有味道。

    简单原始的饥饿感在池塘边重复演绎,人就像一头饥饿的小狼,眼睛直勾勾地围着池塘打转,池塘边有的只是欲望,所有的快乐都是嘴上的快感。

    (二)

    几声春雷,几场春雨,几夜春风,那片过冬的栗树就醒过神来,铁杆破枝,铁皮破芽,隔不了几日,又是枝叶招展,繁花铺地,涛声依旧。等到天气渐暖,脱下棉衣的时候,潮湿阴凉的栗树林里会长出许多的栗树菇,白白的、一群群、一片片,也有一些单落的存在,有的被栗树叶半遮半掩,有的生在荆棘丛里,有的干脆就裸在外面,就像许许多多穿着云纱的仙子落了僻壤,这些栗树蘑菇好看无毒,其味一般,属于蘑菇中的次品,每次经过那片林子去寻找那些松菇和茅菇的时候,都忍不住把几个栗树蘑菇踢上几脚,我的确是有些嫌弃它们了。

    栗树堰紧邻栗树林,也因此而得名。这水塘是好几个湾子的指望,历经过无数旱涝灾害的考验,几乎成了乡民心中的菩萨,每一颗高大的栗树都是插在人们心中的旗杆。这位于盆地高处的大堰,依我看来就是一个的湖,一片海。种田的老汉只要看一眼塘水的深浅,便知当年的收成。风调雨顺只是一个愿望,好年成难逢难遇,遇到干旱的年头,堰边自然是少不了热闹,人和飞禽走兽都在这里聚集。逢上涝年,满满的大堰默默地保了那些良田免遭冲毁,乡人对其依赖且迷信。我很少见其干涸过,唯一的一两次,我就记住了它的真面目,大堰足足有四米多深,开口近五十亩,东边陡坡而下、长堤横亘,南北被小山所夹,塘底状如椭圆,荷塘成片,栗树林占了大半个西北角。其雄踞高台,半悬于盆地之边,与九将湾、湯堰湾、刘家湾、易家大湾等大大小小的堰塘相通相连,俯瞰着大片的稻田。

    成片的稻田在大堰的呵护下花开花落,风里散香、雾里含粉,秋天总有满满的的收获。栗树堰上接雨水,下汇细流,滴水归塘,以应农田之需,水贵如油,被乡民惜之又惜。早年,东北角和西南角放置的都是木制的水车,有俩人一组,也有三人一组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的种田人戴着草帽斗笠、穿着蓑衣雨布,不停地用脚力去踏转水车的叶轮,赤脚转木车,白水入黑田,以此灌溉庄家。后来,大堰的东南边起了机台,短时间就完成了柴油机和电机的更替,农忙时节,溾河边有八十匹的柴油机,庞然轰鸣,不停地通过长渠给大堰以补给,大堰成了最佳的河水中转站。其实,乡民们心知肚明,此塘重要,塘中有水,眼中有粮,心中不慌,有水就有希望。

    青天白鹭,荷塘风月,堰塘自成景色。春开水暖,塘草日生,水色月变,等到荷叶疯长、荷花怒放的时候,更是满塘的风华与精神。西边那大片的浅滩之地长满了荷叶,岁岁枯荣,年年扩张,高高低低,或尖尖出水,蜻蜓起舞,或裙叶铺展,水珠匍匐,或亭亭玉立,微风轻曳。仔细想来,是出水的荷展现了水下的地貌与地势,恰似画出一个女人的水蛇腰来,放牛的时候,我会在栗树荫下,找一块石头坐下,静静地看那一片养眼的绿。

    荷杆密密麻麻,荷叶层层叠叠,不知从哪里来了许多的水鸟,长腿的白鹭最多,红冠的黑水鸡最可爱,长嘴的钓鱼鸟最精美,灰色的野鸭最敏感,苦瓜鸟最伤神,隔着那些荷叶,塘里总会有一些不明不白的声息。白鹭会成双成对地在一起,也喜欢成群地聚在一起,立在秧田或者掩在荷塘里,夕阳之下,倦鸟归林,栗树林白白点点,像玉兰花开,换了风景。它们不是太害怕人,也不会让你太近,能够与人对视,想用土块打它们的时候,它们才飞跃而起,你能清楚地听到其翅膀拍击的声音。

    荷叶长到盆盖大的时候,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遮雨,摘一片,反盖在头上,就像一个行偷的贼,倒是那股清气沁人心脾,隔着荷叶看太阳,也是亮得有光感。我非常喜欢雨落荷塘的感觉。砰砰然,如千鼓齐鸣;咚咚然,如万马奔腾;急时如珍珠落盘,细时如春蚕噬叶,雨线之下,荷姿盎然,那些盛在荷叶上面的水珠,晶莹圆滑,荡来荡去,怎么也沾不着荷衣,叫人好生奇怪,你说能有一件这样的衣服,且不是省了雨布纸伞之麻烦,余少年天真,见色起意。

    荷花对于孩子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大人们说莲花越开,莲藕越少,对莲花的态度也随之有些影响,我们只对那些莲子感兴趣,赶着牛也要下去采摘。我从小胆小,更害怕那些水鬼拉人顶替的说法,除非很多人一块下去,我才敢跟着下去。其实,在栗树堰里游泳,觉得浮力特别大,越往下沉,水越凉,心也就越慌。很多孩子在夏天放假后把自己剃成光头,我问他们在堰塘里游泳的感觉,他们说头轻了,沉不下去,一直想体验一番,可惜等到我头发稀落,华发依稀,也从来没剃过光头一回,如此细小不成,足以说明我此生无所成就之所在。

    陪大人抽水,纯粹是熬夜蚊子,在草棚里是呆不住的,又热又闷,人就爬到机台的顶部,洗了抽上来的凉水,坐在石板上看月、看星星、看堰塘。高处阅览,颇有“茅舍疏离乡间路,清塘明月水中天”之意境。塘中水如磨镜,月如轮盘,白雾浅蘸,水泛银鳞,荷叶光华参差不齐,树姿绰约长影黑地。萤火虫飞来飞去,轻慢沉浮,飘然醉落,似鬼火悠忽,如繁星落塘,蛙鸣声起,草虫低唱,不知不觉,夜半三更,静入心头,困上眉头,风凉了背脊,露湿了衣裳,睡眼惺忪,跌跌撞撞下得机台,入草棚,胡乱睡去。

    于今之荷塘,已是面目全非,先圈后填,只剩鱼竿之长。依我看来,荷塘之道,法乎自然,一念起塘生,一念起塘灭。无论天成人成,或是天人合一,冥冥之中,有超然之力,信则诚之,守则昌之,惜之则久,弃之则罚,毁之则亡。

    (三)

    天蒙蒙亮,温泉的那边,白雾茫茫,像天堂的门,从每一个方向都可以进入。见物不远三尺,迷入其中,只听得见石板上的脚步,或是板车的拉动,卖菜人不小心遇到一个雾中方便的女人,他会毫不犹豫地转头回家,那一天的菜也就成了黄花。

    太阳出来,云雾动荡,恍如一把无形的巨伞,慢慢收拢。霞光万丈,譬如刀剑,杀云破雾,一派看得见的虚幻。几口温泉的热气也越来越清晰,直上青云,入半空,如神女舞袖,游龙奔天。倚门远眺,芦苇浩荡,飞絮如雪,飘而不落,煞是好看。

    盛弘之荆州记曰:“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双辕形,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子,姿仪光丽,往来倏忽。”这或许是最早关于的温泉神女传说。

    “新阳东南十五里,自古有汤十八堰,每至冬日距数里,遥望气浮白如烟。”我只看到过三个冒热水的堰塘,盆内堰塘不少,大小星罗棋布,但其它全是冷塘,也许是因为年代的原因,多数已经淤塞闭目。

    庙山脚下的那口泉塘最大,旁边还有木结构的振衣亭,听老人们说,这股泉水是间歇性地喷发,一天水涨三次,更邪乎的是,泉水见人就涨,追赶行人,后被人用石磨镇压,才得以驯服,泉口处也确有覆盖的大石。汤堰温泉是母龙,汤池温泉是公龙,都是一条地下河相同无疑。两口小泉,离大泉不远,大约都在一条线上。

    大泉塘被石墙所围,墙高近一米,水最深处不足两米,面积约五十平米,底状如锅,水色清澈,水底多块石,水面浮生青苔,半黄半绿,硫磺气浓,水淡无味。泉眼冒水,气泡成串,大如鸡蛋,晃晃悠悠,出水方破。小如豆粒,若白线悬吊,此消彼长,堰塘无声,却有乐感,伏墙而观,如近蒸笼。

    水经注记载“温水出竟陵之新阳县东泽中。口径二丈五尺,垠岸重沙,端净可爱,靖以察之,则渊泉如镜,闻人声,则扬汤奋发,无所复见矣。其热可以燖鸡,洪浏百馀步,冷若寒泉。”这与传说多有吻合,汤堰四周围山,盆地水位高时,则泉水充裕,干旱季节,水温更高,出水则明显要小。

    露天裸浴,习以为常,白天男人洗,夜间女人洗,约定俗成。几块石头垫在脚下,人立水中,或蹲在水里,热得不行,起来歇息,有时候寒风凛冽,或是鹅毛飞雪,不觉寒冷,相反大汗淋漓。寒冬腊月,民间有“一天三烀”的说法,隔壁老者,亲眼所见,只裹长衫,内不着衣物,一天三次。对于穷人而言,天赐温泉,实是老天眷顾,乡人之福气。故男不走他乡,女不愿外嫁,再穷也要守着这方圣水。后修建澡堂,男女分开,泉水自然流入,不再野浴。

    乡人热爱此水,不可言表,泡之不厌,洗之不烦。黄昏之时,趋之成群结队,忙月时节,深更半夜,路上依旧咣咣当当,不歇洗澡之人。因为水温差别,偶有男女同池,黑暗之中,闻得声音,招呼而已,不算稀奇。冬季整天有人泡泉,一日间断,被褥似铁,如读经少页,人不自在。家中来客,除了好酒好菜,便领其泡泉。大年三十,人必泡泉,以此除旧迎新。夏天越热越洗,越洗越痛快,出来背心短裤,遇风见凉,有老者干脆赤裸回家,星月之下,虽不堪雅,但确实舒服,见有人来,用衣服遮住羞处,兀自前行。

    从小在温泉中泡大,乡人多不怕滚烫,见有外人上蹿下跳,如钓鱼雀子一般,便觉可笑。大家都是赤身裸体,独尔穿衣着裤,便觉可笑,更觉你是异类,看不顺眼。见三岁小孩沉入滚烫池中,卓然冷静,毫无声响,外人惊得目瞪口呆。其实温泉之水,越动越烫,故得心平气和,慢慢入水,静坐其中,急躁不得。人入泉水,如归母体,躯干荡然无存,听得见流水,看得见地心。泡得热血沸腾,穿衣坐定,便昏昏欲睡,嘈杂之中,也有梦境,仿佛入了无色之界。偶有伤风感冒,入水猛泡三次,便百事大吉。

    这里信息聚散,天下大事,牛马行情,猪肉价格,家务琐事,民间笑话都可以听得到。很多人上街卖了萝卜白菜就直接来了澡堂,市场的价格也就很快传给他人,周围的婚丧嫁娶,重大事情都可以很快在这里获得消息。有人甚至在澡堂里择婿选媳妇,用心观察,选那些身体好的,屁股大的,不急不躁的才称心如意。很多时候都是人随水转,相形之下,这似乎是水随了人转。

    此水养生,毋庸置疑。温泉之乡,多出长寿之人。余祖父得寿九十三岁,一生未踏医生门槛。有老者百病缠身,抬着而来,日泡三次,竟然恢复健康,后就近租住,开荒种菜,不提回家之事。偶然间,曾在澡堂听见两耄耋老者对话:“还能寻花问柳?”“不行,嫌动作缓慢,耽误生意。”我不禁哑然失笑,这般年纪,竟如此幽默快活。

    李白曾来此泡泉写诗,曰:“神龙殁幽静,汤池流大川;地底炼朱火,沙旁放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含空天;濯濯气靖此,发弄潺潺。”然今之境况,豪强云集,闻水而来,水落泉闭,人祸胜天,胜境荒废,只剩半截断墙,深井取水,失了天伦之乐。

    呜呼,乡之有堰塘,如乡之有魂魄;乡之有堰塘,如人之有眉目。余他乡奔跑,乡之堰塘,魂牵梦绕,旧梦惨烈,新梦迷茫,心中画塘,如见乡亲父老。余幡然醒悟,看过三塘,已是过了三界。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白桦迎风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宝石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桦迎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桦迎风并收藏白桦迎风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