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之三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半杯水WS文集最新章节!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三种观山的境界,常被文人用来形容做学问的过程。从有我有知,到无知有我,再到无我有知,本身需要一定的积淀,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转,决非一朝一夕可成。
然我今天要说的“三境”又与做学问无关。
古语有云,修身者,先修其心。而真要做到修心,则必须先要从认识“本我”入手。那么究竟何谓“本我”?这个时刻萦绕在我脑海的问题相信也一定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闪现过,并且大多数人同我一样,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句诗,想是用来解说这个问题,不会引来有太多异议。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可以保持一个理性的视角,当然这个视角的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对待外在事物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其实不难,前提是你愿意去这么做。然一旦将这种对待(或者说看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或者说眼光)移植到我们自己身上,其情况就会变得截然不同。并不是我们不愿意保持客观,而实在是因为保持客观很难做到。或许也正因为此,世间才有了“修心”这一说法。
无论是根植于东方文化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还是西方思维中的“原罪”理论,其本身的出发点,都是一个对人性“本源”的挖掘。中国有句俗话很有道理,叫作“观三岁而知八十”即人的一言一行,无论其处在哪个年龄段,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天性的影子。当然,后天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也很重要,但这种重要的影响,归结起来,终究还是一种“外修”是对内在修心的一种辅助催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天性。
我这么说来并不是怀有一种消极主义思维,只是为了阐明一点,修心终究还是要从看清“本我”出发。这又不得不重新引回到观山之三境这一话题中来。
第一境,看山是山,初生牛犊。人在初临这个世界的时候,本身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他来说,世间的任何色彩,都能在其身上抹下至关紧要的一笔。因此此时世界有多大,人的心就有多大。于此时的人来说,恐惧本事只是词典中的一个词目,对他的内心世界构不成多大的威胁。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这个年龄段,错误和奇迹的发生享有同等的概率。任何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可能直接破坏或者打击到这最初的状态。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同“第一境”挥手告别。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棱角渐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人将这层境界看作一种历练后的蜕变与成长,而另一些人则将之视为一种丢失“本我”的倒退。姑且撇开这两种看法不论,单看这一层境界,则实是没有人可以直接越过或者回避的,它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告别了青涩,也告别了那一些只属于单纯年代单纯的快乐,欲望开始渐渐如同滚雪球般膨胀。昔时的我们,可以为了一颗糖、一只玩具熊或者一次简单的出游,快乐上好一阵;而现在的我们,即使拥有了整个世界,也还会奢望更多“世界”以外的东西。需求不同是一个原因,但也只能算是万千原因中的一小部分,归根到底还是人心中的欲念。其外还有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处世处事的方法,都与“第一境”中的我们大相径庭。到了这一步的我们,外界的环境已在我们身上打下了太多的烙印,那种我们与生俱来的棱角开始被渐渐磨平。我们学会思考,以环境需要我们如何思考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学会压抑,将一切同现实环境不匹配却又最真实的想法统统压回到大脑皮层的最深处,并时刻希冀用外界不断渗入的“真理”将之压得粉碎。结果,我们自认成功了;于是,烦恼真的到来了。当麻木引导着我们迷失的同时,内心深处的“本我”开始苏醒。劳碌日久的我们,开始渴望最原始的回归。因此,我们又从“第二境”走了出来。
第三境,看山还是山,返璞归真。步入第三境,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迈上这一层境界,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真正希望有迈上这层境界的一天。看山还是山,需要一种勇气,且又不单是一种勇气。“第二境”的烦恼,在于我们背负了太多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而这“第三境”的根本,就在于卸下这所有的包袱,包括它们带给你的直观经验、功名成就以及所有的伤痛恐惧。俗语有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虽说用在此处可能并不完全恰当,但用来解释以一颗单纯的心灵去知味最单纯的满足还是行得通的。登上这“第三境”具体要经过多少时日因人而异。但有两点是相通的,首先,你在内心有回归“本我”的愿望;其次,你愿意为实现这个心愿卸下所有的包袱。这需要勇气,需要信念,更需要恒心。
总论观山之三境,可以以治水作为比方。“堵”可获一时之利,而“疏”才是恒久的良方。引回觅寻“本我”的话题,顺应人心最初的心性,葆有一颗朴实的原心,观山才能观出山的“真味”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三种观山的境界,常被文人用来形容做学问的过程。从有我有知,到无知有我,再到无我有知,本身需要一定的积淀,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转,决非一朝一夕可成。
然我今天要说的“三境”又与做学问无关。
古语有云,修身者,先修其心。而真要做到修心,则必须先要从认识“本我”入手。那么究竟何谓“本我”?这个时刻萦绕在我脑海的问题相信也一定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闪现过,并且大多数人同我一样,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句诗,想是用来解说这个问题,不会引来有太多异议。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可以保持一个理性的视角,当然这个视角的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对待外在事物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其实不难,前提是你愿意去这么做。然一旦将这种对待(或者说看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或者说眼光)移植到我们自己身上,其情况就会变得截然不同。并不是我们不愿意保持客观,而实在是因为保持客观很难做到。或许也正因为此,世间才有了“修心”这一说法。
无论是根植于东方文化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还是西方思维中的“原罪”理论,其本身的出发点,都是一个对人性“本源”的挖掘。中国有句俗话很有道理,叫作“观三岁而知八十”即人的一言一行,无论其处在哪个年龄段,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天性的影子。当然,后天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也很重要,但这种重要的影响,归结起来,终究还是一种“外修”是对内在修心的一种辅助催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天性。
我这么说来并不是怀有一种消极主义思维,只是为了阐明一点,修心终究还是要从看清“本我”出发。这又不得不重新引回到观山之三境这一话题中来。
第一境,看山是山,初生牛犊。人在初临这个世界的时候,本身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他来说,世间的任何色彩,都能在其身上抹下至关紧要的一笔。因此此时世界有多大,人的心就有多大。于此时的人来说,恐惧本事只是词典中的一个词目,对他的内心世界构不成多大的威胁。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这个年龄段,错误和奇迹的发生享有同等的概率。任何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可能直接破坏或者打击到这最初的状态。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同“第一境”挥手告别。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棱角渐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人将这层境界看作一种历练后的蜕变与成长,而另一些人则将之视为一种丢失“本我”的倒退。姑且撇开这两种看法不论,单看这一层境界,则实是没有人可以直接越过或者回避的,它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告别了青涩,也告别了那一些只属于单纯年代单纯的快乐,欲望开始渐渐如同滚雪球般膨胀。昔时的我们,可以为了一颗糖、一只玩具熊或者一次简单的出游,快乐上好一阵;而现在的我们,即使拥有了整个世界,也还会奢望更多“世界”以外的东西。需求不同是一个原因,但也只能算是万千原因中的一小部分,归根到底还是人心中的欲念。其外还有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处世处事的方法,都与“第一境”中的我们大相径庭。到了这一步的我们,外界的环境已在我们身上打下了太多的烙印,那种我们与生俱来的棱角开始被渐渐磨平。我们学会思考,以环境需要我们如何思考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学会压抑,将一切同现实环境不匹配却又最真实的想法统统压回到大脑皮层的最深处,并时刻希冀用外界不断渗入的“真理”将之压得粉碎。结果,我们自认成功了;于是,烦恼真的到来了。当麻木引导着我们迷失的同时,内心深处的“本我”开始苏醒。劳碌日久的我们,开始渴望最原始的回归。因此,我们又从“第二境”走了出来。
第三境,看山还是山,返璞归真。步入第三境,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迈上这一层境界,并且也不是所有人都真正希望有迈上这层境界的一天。看山还是山,需要一种勇气,且又不单是一种勇气。“第二境”的烦恼,在于我们背负了太多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而这“第三境”的根本,就在于卸下这所有的包袱,包括它们带给你的直观经验、功名成就以及所有的伤痛恐惧。俗语有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虽说用在此处可能并不完全恰当,但用来解释以一颗单纯的心灵去知味最单纯的满足还是行得通的。登上这“第三境”具体要经过多少时日因人而异。但有两点是相通的,首先,你在内心有回归“本我”的愿望;其次,你愿意为实现这个心愿卸下所有的包袱。这需要勇气,需要信念,更需要恒心。
总论观山之三境,可以以治水作为比方。“堵”可获一时之利,而“疏”才是恒久的良方。引回觅寻“本我”的话题,顺应人心最初的心性,葆有一颗朴实的原心,观山才能观出山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