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斑竹若茶文集 > 优雅的乡村文化

优雅的乡村文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斑竹若茶文集最新章节!

    俗话说“十里乡俗不一般”乡俗,是乡村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是乡村特有的风俗。几千年沿袭,或有人逾越,或有人打破,但最终也脱不掉乡村牢固的模具。乡俗在模具里刻画得惟妙惟肖,丰盈着乡村人的生活,以后,这便成了乡村文化。在这个物质生活并不匮乏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需要有足够的元素来填充,所以便迫不及待地寻找童年,寻找乡村,寻根问祖,让自己的心灵回归于平静的乡土根源。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文化的蜕变,塞外风情,昭君出塞,还有现在的绿色文化,右玉精神,这些文化根植于乡土,根植于中国的乡村,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抓住一把又一把的自然文明和上苍恩赐的礼物,用热烈激动的心情去分享它们。乡村背后的文化,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要多少就有多少,永远新鲜,永远不会枯竭。当今的城市,钢筋水泥的高楼处处林立,在这些看似难以接近且有威严的建筑中,又有多少文化可探可寻,又有多少文化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挖掘。殊不知,城市的文化疲软,被厚实笨重的混凝土沉重地压在地下,让这些文化失去自由,甚至产生腐败贪污,滋生的细菌腐蚀了文化的净土,人们寻它不见,找它不着,这样背景下的文化是多么的无力,它们没有生存的土壤,更谈不上繁衍生息。在叹息之余,人们还是希望在城市的角落找到一点文化的胚芽,或移植,或保护,尽管人们已经努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于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农村进发,去问寻乡土间丰厚的蕴藏,抚摸乡土文化,撇开了激情广场、文化广场,成为文化的绿色基地。

    上苍不偏不倚,公平合理地把乡土文化缔造在了榆次后沟。发现它不足为奇,理解它、品读它却要下一番努力。乡村文化镶嵌于泥土,我一点一点用力往出抠,忽然发现自己的眼界太窄了,乡村文化的地盘却无穷大。空气中弥散了文化的味,脚踩着文化的厚土,浑身自觉有用不完的文化劲头,被这乡土文化熏陶之后,文化的视野一片洞明。后沟村名符其实,它的传统风貌、文化遗产、古朴民风、地方特色等透出中国农村的古朴纯正。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雕刻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和香浓的舌尖文化简洁、质朴、自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乡村文化体系,体现出根脉文化文明的根源。身处之中,真觉回归了自然,心灵接了地气。

    自然诞生文明,文明造就文化,文化滋生和谐。用脚走过的地方,就是故乡。我生长于农村,对农村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后沟村也是如此。一走近它,我的心里就产生出一种自然亲切之感。站在桥上,端望四周葱绿的山体,再看看桥下潺潺的流水,我仿佛回到了天真的童年,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我想起了家乡的泉眼河。河水清澈见底,哗哗的流水声清脆动听。可是现在,河水变细了,河道变瘦了,曾经敏灵我心目的河变了摸样,失去了灵魂,我伤感,我心痛。即使这样,它在我心中依然美丽,只是少了儿时那份“乡风吹解带,乡溪月照明”的至深、至静、至美的浪漫与温馨。这样的景色正是我们这样的爱好者笔下的一抹光彩。有水的地方才有生命,水承载了万物,因而水也承载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眼前这条河哺育了后沟的人,哺育了后沟的山水文化,哺育了后沟的文明。它是一首婉转流长而富有情深意浓的民谣,默默流淌,带着文明。

    后沟村和盂县的大汖村相比更具有乡村文化的气息。沉积着古老民族文化的庙宇和祠堂,村口的老槐和古钟,生长古典戏曲文化的戏台,坐在路边的老人和他们筐里的农产品,独特的吊桥院,地下水道,那些瓜棚、栅栏、随处可摘、随处可见的枣树,这些不事张扬的人和物,都积纳出后沟村乡土文化的精神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传统文明,这种传统文明不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它们是相通的,有联系的。它们洒落在相同的生活中,相同的环境中,分享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相传几千年,才凝固成中国历代的乡村文明。大门口的小块地火红的朝天辣椒,栅栏上爬着的一串串豆角,棚下葫芦倭瓜,哪一样不是乡村文明的果实,哪一样不是用他们的最美颜色,让乡村文化散发出绿荫似的光芒,才会让古村的文明文化平静、安详、自然而然的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对这些熟悉的景物依然如故,这是城市繁华中所缺少的靓丽。我想在此刻,想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挽留住这些儿时的不能忘却的怀念和友情,包括古村的河流、生灵、和民间的工艺。

    一个很大的院子里,上院酿酒,下院做豆腐,做豆腐的大嫂不在,听说摔断了胳膊,在一个窑洞里同行的朋友探头瞭望,惊讶屋子里有许多的老鼠跑动,如果不是在这原始的村落里哪会有成群的老鼠,现在的城市我们是找不到它的影子的。这些传统的手工作坊,还有传统的农具,石磨、石碾、扇车、毛驴、都在告诉人们后沟村人闲适的日子。看后沟村的建筑,错落有致基本保存完好。古窑洞,古门、古院,有的手艺已经消失或已经坍塌,但不失整体的民风民情。看看生长在地里的庄稼,看看家禽家畜和农人接壤的开心的日子,看看青山厚土连接着农人命脉和平淡的日子,猫叫声、驴叫声、鸡叫声,这些质朴的风情常会撩拨起一种固执的思乡情怀,民风淳朴,乡情难舍,心里会掠过一丝隐隐的悸动,我们面对文明和文化的践踏和毁坏,心痛。这些痛是村庄的痛,隐忍与历史消失或远去的根脉文化之中。

    我心中希望这种优美的画永久展开,给人舒适的闲情去发现它,挖掘它,保护它。不让这些乡村文化遭到破坏,不让几千年的文明毁于子孙之手,保持它原汁原味的身形和体态,在于我们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乡村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们不能漠视和遗忘,然而我们最离不开的是优雅的乡村文化。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斑竹若茶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宝石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斑竹若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竹若茶并收藏斑竹若茶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