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迪心文集 > 重庆天书大解密

重庆天书大解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迪心文集最新章节!

    重庆綦江区隆盛镇莲花村梁山寨的寨门上刻着的一副奇特的对联,上面的古怪字被当地村民称为天书。

    与之相似的是云南省腾冲县叠水河景区的龙光台仙乐观前殿堂门柱上的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仙乐观,始建于清朝光绪八年(西元1882年),观宇一般,殿堂上的对联却考倒了不少饱学之士。据传这副对联是一位四川青城山道长云游到腾冲时写下的。

    与此类似的道观大门楹联也是怪异无比。据传这是“八仙”道体书法。

    据腾冲道教协会会长仙乐观住持赵成芳介绍,这种对联所用的字,是根据会意字新造文字,是依据道教文化理念意会所创,其中暗含道教文化的玄机妙理。

    目前依据腾冲道教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对怪联的诠释有以下三种:

    盛行的注解为:独坐云中神仙府,丫叉山上道人家。

    流行的注解为:古洞云中神仙府,世外山上道人家。

    最新的注解为:层层云中神仙府,叠叠山上道人家。

    俺的新注解为:

    上联:云,谐音“人”三云叠叠为“众”众之于我,故谓其“独”这是道家独特的视观。两云并排,即两人在一起,为“从”从之于我,谓之“坐”天炁,即先天之气,为道家修真之法,丹田的意思,这里指虚空,可以翻译成“空”字或“云”字。不上不下,当然谓之“中”最后三字意思是:氤氲彩雾和绚丽金光充满来了真人石洞,这里是描述修炼的状态,因此可以解释为“神仙府”

    下联:三山叠叠为“矗”矗之于我,为“闲”二山相对,其谓之“看”高地可以解释“山”方寸之中,心之“上”也。后面三字的意思是:守道之人已经完全成型移形入户了,这也是描述修炼最后“安神养胎”的状态,因此可以解释为“真人家”

    因而这对联可以读作:

    上联:独坐云中神仙府;

    下联:闲看山上真人家。

    有人依据红楼梦谐音拆字倒读法,对此联作出另一种版本的解读:

    家人之首,上山叉,丫内户人,全形寸人道寸中,方地高(山山),(山山)山洞,石真金绚务矛彩,上下不炁,天(云五)府,仙神中云,雨座独。

    注:拆“道”为“之首”谐音“字收”第一个“山山”合字“出”谐音“黜”三个“山”拆成“山山”合“出”字,另一个“山”意思不变。五个“云”字即“云五”谐音“运吾”最后一个繁体“云”拆成“云”和“雨”“云”指云南“雨”谐音“语”其余谐音不注。

    因而这段话谐音读成:家人字收,上山刹,衙内互刃,劝幸存人到城中,访帝告黜,出山洞,试真金选吾茂才,上下不弃,天运吾服,陷身中云,语作杜。

    这样就把这个姓杜的人推上神秘的历史舞台:

    他就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杜文秀(1827-1872)。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昌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残杀回民,杜文秀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代表回民赴北京控告,无结果。咸丰六年(1856)临安汉绅侵占回民银矿,焚劫回民村寨,云南巡抚密令各地“聚团杀回”激起各地回民的反抗。杜文秀在蒙化联合汉、彝、白等各族人民起义,攻占大理,建立政权,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1869年清朝军队反攻,杜文秀军队失利后被俘,于1872年在大理城服毒自杀身亡。杜文秀被俘期间曾与家人书信暗暗往来,据传此联既是当时的书信。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解释依据解读后再拆开,虽然有些牵强,却也增添了对联文字的情趣,留下诸多悬念,实际如何却不得而知。

    回到重庆綦江梁山寨道灵寺的对联来。

    抗日战争前后,汪精卫手下间谍周佛海多次以视察为名去云南等地踩点,其在腾冲叠水河景区龙光台仙乐观发现了上面奇怪的对联。西元1938年底,汪精卫卖国行径败露,此时周佛海已卧底军统。周佛海日记全编1942年9月20日日记以及陈公博的情妇苏青续结婚十年-苏州夜话记载:苏青去看戚中江,有这么一首诗词: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已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这个戚中江,就是周佛海。周佛海日记中的诗与词一样,可见这是周佛海借前人讽喻吴三桂的诗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处境。

    周佛海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代理书记,其后叛党投蒋,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的“状元中委”抗战爆发期间,其又秘密叛蒋投日,成为汪精卫政权的“股肱之臣”

    西元1943年,周佛海被戴笠吸收进入军统,成为国民党政府在汪伪政权中的卧底。沈醉任军统云南站站长,与周佛海关系密切。如此双面间谍,实在是大才,只可惜站错了队,没能成为中共间谍。

    周佛海在抗战胜利又摇身一变,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西元1945年9月30日,周佛海、丁默邨、罗君强等汉奸被国民党软禁,同行的还有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及妻弟,负责严密监视周佛海等人的就是时任军统总务处处长的沈醉。

    周海佛这位大才子,朝秦暮楚,风光无限,值得玩味深思。

    不妨看看周佛海被特赦时一挥而就的诗歌:

    忆西流湾故居四首:

    一

    暮蔼苍茫夕照斜,饮烟缕缕万人家。

    四围山色红如血,独立高楼看晚霞。

    二

    青草池塘绿柳堤,淡烟漠漠草萋萋。

    庭花也改人非旧,故向东风怨别离。

    三

    柳映池塘竹映窗,月华依旧白如霜。

    深宵步月人何在?空负残花院角香。

    四

    月明人静柳丝垂,彻耳蛙声仍旧时。

    底事连宵鸣不住,伤心欲唤主人归。

    这四首诗歌一气呵成,先描写身陷囹圄的情形,渐入怀旧的情绪,继而倾诉情感,最后又回归眼前现实。足以见得周佛海是一位境界和修为颇高的大才子。可惜造化弄人,贪财好色,淫靡多情,见风使舵,贪生怕死的周佛海,注定也只能是这样暴死狱中的命运。

    重庆綦江怪异对联,有人推测是周佛海在软禁期间写好对联交给妻子杨淑慧,嘱其转交沈醉。

    一位红学派隐语研究者按拆字法进行解读:

    竖心守身工,穴心人一四。同日,王宫光,一儿厄,青气幻景,木旦小。五雨,云无四。点气青不上下正直,八心金,形山西,八直同大。

    然后按谐音连读断句,隐语如下:

    书信授沈公,写信人已死。同日,汪公光,遗儿厄。请妻还京,莫胆小,晤雨,云吾死,惦妻清中正字,罢新京,行山西,把子同带。

    注解:“沈公”指沈醉。“汪公”指汪精卫。五个繁体“云”字,表述为“五雨云”谐音“晤雨云”;“雨”暗指戴笠(字雨农);“不上下”意思为“不上不下”译作“中”“中正”指蒋介石;“新京”指陪都重庆。

    这段白话翻译为:

    请将这封信转交给沈醉,写信人已经死去。当日,汪精卫去世,他的儿女也将大祸临头。请妻子回到南京,不要胆小怕事。若遇到戴笠,就说我死了。希望妻子把蒋中正的字信清理好,立即离开重庆,把儿子一同带上,逃往山西。

    横批4字可拆解成:正月卅心道,寸形金湾,去心金,形至成。

    谐音读作:正月杀信到,成刑今晚,取薪金,惺子存。

    白话意思是:枪决我的命令正月下达,今天晚上执行死刑,你将存在银行的月薪取出来,钱是汪文惺帮我存入的。(按:汪文惺即汪精卫的次女)

    这个解释非常令人震撼和感觉奇妙。这不由想起前文倒装拆字谐音解读,那杜文秀的悲惨故事也是令人震撼的。

    西元1946年9月秘密押往南京。1946年10月21日,南京高院对周佛海进行公审,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西元1947年3月,蒋介石发布特令,以“响应反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将周佛海减为无期徒刑。足见蒋介石对周佛海的器重和喜爱。

    西元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脏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狱中。这也是戴笠死后之事。

    从这些关系来看,周佛海不可能立即面临死亡威胁,也没必要弄个如此玄妙的文字游戏来传达自己的意思,何况如此,得到书信的人能读明白吗?又何必给戴笠说自己已死?上海富家小姐去山西干嘛?那里可是中共活动区。这种拆字谐音解读,可以有很多谐音,牵强附会,总能编出一些像模像样的句子来。

    据重庆綦江隆盛镇志记载,綦江隆盛镇莲花村梁山寨古寨门建于清末,当地百姓为躲避毛贼匪兵祸乱,聚义在此地,用石头建了这样一个堡垒“梁山寨”因此得名。

    据传寨子里的小庙“道灵寺”是清朝宣统三年,由一位南川人大善人牵头化缘重建。在道灵寺进门的墙角还保存着一块道灵寺创业碑,记载道灵寺在民国抗日期间重建过。

    据当地王俊林老人的回忆,这副对联是西元1936年他亲眼目睹保长抄写的,说明怪联的创作时间应该在1936年甚至更早,不会是周佛海软禁期间所写。更为奇妙的是当地保长也姓周,难道这个保长与周佛海有某种关系,或者保长就是周佛海本人?而周佛海的死,岂非又是历史悬案了?

    如果是西元1936或之前所写,那么其含义也就北非如此令人震撼和怪异了,而实际是表述作者的心迹或情志了!

    才学渊博的周佛海,加之潜伏的特务汉奸身份,回到重庆后便潜伏在重庆綦江区隆盛镇莲花村梁山寨的道灵寺从事双面间谍活动。周佛海便模仿腾冲那怪异对联写下自己的志趣。

    而记载当年重修道灵寺的人正是周佛海。

    重庆这幅天书对联,要想解读,须得用拆字法意会,并结合道家思想进行翻译。奇怪的是这里将这类似腾冲的上联变成了下联,而上联是新创作的。

    当地王俊林老人所口传四字横批读作:“敬德尊修”并将下联翻译为:“古洞云中神仙府”上联却不得其意。

    “敬德尊修”这四个字,采用拆字法,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和牵强:心正清明谓之“敬”;道形金身谓之“德”;湾怯金形谓之“尊”;至诚无言谓之“修”下联解释为“古洞云中神仙府”俺认为有些牵强,因为字体与腾冲对联相比已经有很大变化。

    从每一个字的组成看,倒是在表明某种心迹或情志。

    俺对此新解如下:

    这横批上的4个字:心正清明谓之“尊”尊,这是道家第一要的礼仪,须得正心清心以示虔诚;道形金身谓之“道”道,修炼成金刚不坏的金身,即金丹大道;湾怯金形谓之“贵”贵,的本来含义就是金丹掩藏于内,韬光养晦既是贵;至诚无言谓之“德”诚心自然无需多言;所以四字横批读作:“尊道贵德”这“尊道贵德”恰恰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智识渊博的周佛海,自然深谙道家思想,否则也不会在当时混乱时局活得如此风光了。

    上联:抱中守一谓之“静”;身心皆空谓之“观”;西人同国谓之“世”;日光入宫谓之“间”;兀厄青氣,兀厄,突出特别的灾难,青氣,指气氛,局势;幻景谓之“虚”;日入林中谓之“梦”后面三个字描述国家灾难厄运如梦似幻,因此可以翻译为“是非事”

    下联:云,谐音“人”三云叠叠为“众”众之于我,故谓其“独”这是道家独特的视观。两云并排,即两人在一起,为“从”从之于我,谓之“坐”炁青氣,炁,即真气,也是先天之气,这里指虚空,可以翻译成“虚”字或“空”字或“山”字。不上不下,当然谓之“中”真正一心,金形大西山谓之“修”与真人同行,谓之客。后三字意思是:一心一意在西山中修行,因此可以解释为“往来客”

    这里采用倒装结构,因此该对联可以解释为:

    门联:尊道贵德

    上联:静观世间事非是;

    下联:独坐山中客往来。

    这样解释,倒也符合周佛海西元1936年到重庆綦江建立潜伏据点的情形。这原本就是出自道家拆字组合蕴含道学理论的东西,怎么可能用来表达如此复杂艰深的政治含义呢?

    再回头看看腾冲其他妙趣对联。

    腾冲叠水河瀑布有一副残联,没有人能对好: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有人做对如下:

    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青山若黛,未经笔绘翠便浓。

    这似乎弱了气势,有些俗味。

    有人对出:

    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云峰似笋,何须刀削天生成。

    这已经非常好了!

    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寸开泰撰写了一副206字长联:

    上联描绘腾冲景观,下联叙写腾冲历史。

    联曰:

    捷足上高台,披襟远眺,喜山川面面皆新。看:盈江飞瀑,凤岭晴岚,笼耸朝云,求牟晚照,笔峰霁雪,大洞温泉。胜景名区,一一奔来眼底。乘此氛消雾散,日暖气清,安排美酒香茶,收拾新蔬佳果,招邀密友良朋,乘兴快登临,好细玩:两厢歌赋,半壁诗文,双塔烟霞,四周花木。

    回头思往迹,拔剑狂呼,叹豪杰纷纷谁在。想:丞相天威,尚书营垒,总戎圳布,参府战功,经略边筹,将军忠节,流风余韵,重重触到心间。迄今事过境迁,时殊势异,指点荒榛败梗,摩挲断碣残碑,搜访故基旧址,捐资宏建筑,更水固:七司障屏,三宣门户,八关锁钥,九隘藩篱。

    还有一副空灵脱俗的对联:

    泉声到枕月初上;

    山色入门云与来。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迪心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宝石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迪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迪心并收藏迪心文集最新章节